跨越学科界限,气体地球化学领域新进展——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在武汉召开
2025年4月18日至21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学术年会盛大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超过15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共同探讨和分享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与技术进步。会议期间,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大会审议通过了新的学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及分支机构负责人名单。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加强了矿物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等领域之间的学术交流,也进一步巩固了科研工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大会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跨学科交流平台,让参会者能够深入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交流创新思想,并建立持久的合作关系。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学术年会上,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气体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两个专题共征集了68个报告,覆盖了广泛的气体地球化学和气体同位素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专题深入探讨了气体同位素在地球化学过程示踪中的应用。通过一系列学术报告,学者们分享了气体地球化学示踪、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源解析等多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不仅展示了当前科研的深度与广度,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宝贵的见解。通过这种跨学科的合作交流,科学家们也获得了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宝贵平台。
在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郑国东研究员当选为气体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中平研究员当选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秘书长。郑国东主任委员在发言中表示,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气体地球化学领域的发展,鼓励更多年轻科学家参与其中,共同攻克科学难题,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他强调,面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气体地球化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国际合作和跨学科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更多新兴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气体地球化学将在解决全球性挑战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气体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供稿)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