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sim Sajjad等- Journal of Basic Microbiology:甘肃白银铜矿铁氧化菌的培养基诱捕与鉴定及其在微生物浸矿中的应用
微生物浸矿的关键问题是筛选行之有效的细菌种类或者菌群,不仅能够把矿石中的有用金属提取出来,而且能够获得理想的投入产出比,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又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针对我国白银铜矿所处的内陆干旱气候条件和铜锌铅镍等多金属共存的特点,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国际博士研究生Wasim Sajjad在导师郑国东研究员及其课题组的支持下,通过对白银富矿细菌培养液的连续稀释,分离出3株铁氧化嗜酸菌,并在培养研究中取得了多方面的良好成果。
通过对分离细菌株的形态、生化、生理和系统发育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分离菌株为运动型、革兰氏阴性和弯曲型,具有多形性特点,但分离株WG101为直杆型。所有菌株的最佳生长酸碱度(pH)和温度分别为1.5和30℃,表现出极强的嗜酸性。所有菌株都表现出一定的化学自养性,以亚铁离子和黄铁矿为能量来源。WG102和WG103菌株不能使用硫,而WG101菌株可以使用单质硫和还原无机硫代硫酸钠作为能量来源。基于16S rR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分离株WG101、WG102和WG103分别与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株as2(99%)、嗜铁钩端螺旋体菌株ysk(98%)和嗜铁钩体菌株l15(98%)同源。从矿石中分离出的铜、锌有较好的溶出效果。金属溶出速率:氧化亚铁菌株WG101为54.5±4.33%(铜)和49.6±5%(锌)。铁素体菌株WG102的金属回收率为45.7±3.5%(铜)和40.5±2.5%(锌)。氧化铁红菌株WG103的铜锌回收率分别为49.6±4%和46.5±3%。而且,这些土著细菌的放大培养实验将更有效地对白银矿山的贫矿和废矿有用多金属元素的堆浸和就地浸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图1 基于Genbank数据库中同源序列的最大似然法对铁氧化细菌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图谱
这项研究成果网络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Basic Microbiology期刊。(Sajjad et al., 2019. Culture-dependent hu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ron-oxidizing bacteria in Baiyin Copper Mine, China,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metals extraction).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jobm.2018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