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吉利民-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烃源岩两环烷烃及其在油-源对比中的不可靠性

更新时间:2016-04-21   来源:科技处

    两环烷烃和两环倍半萜经常被用作油气源对比的标志物,但其生物来源目前还不十分明确。我中心吉利民研究员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页岩气先导专项支持下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延长组烃源岩进行了深入研究,不仅发现大量成烃母质葡萄藻化石,而且检出丰富的可能来源于葡萄藻的C12-C14C15-C16两组两环类标志物,在地层中表现出3种分布模式:A.低碳数C12-C14两环萜为主,出现于长71和长81段非烃源岩。B.低碳数与高碳数两环萜都很丰富,多见于长73段烃源岩。C.高碳数两环类为主,主要发现于长73段富有机质烃源岩,也见于有机质类型较好的长72和长81段。研究区长7段热演化程度接近,但重排补身烷/补身烷比值差异明显,表明补身烷重排不仅受热演化的控制,还可能与沉积环境有关,较强的还原环境抑制了烃源岩中补身烷的重排。具有较高高补身烷/补身烷的比值的样品有机质碳同位素普遍偏重,指示含有较丰富的陆源高等植物有机质。 

  延长组长73段富有机质泥岩和油页岩是本地区中生界石油的主要来源,原油中含有丰富的、且特征一致的两环烷烃,均表现出C15-C16优势,指示原油主要来源于具有C型模式的长73段烃源岩。尽管原油与烃源岩具有碳数相同的高碳数两环萜,但相对丰度差异显著,原油均以8β(H)-补身烷为主峰,重排补身烷丰度较低,而烃源岩多以8β(H)-高补身烷或重排补身烷为主峰。相同起源的两环倍半萜在原油与烃源岩中分布特征的显著差异,指示依据两环萜相对丰度及其相关地球化学指标作为油-源对的依据是不可靠的。原油运移-成藏过程中微弱的微生物作用、选择性降解以及水洗作用都可能是导致原油与源岩中两环萜分布的明显差异。 

    相关连接:Bicyclic alkanes in source rocks of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Ordos Basin and their inconsistency in oil-source correlation

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