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English中国科学院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柴达木盆地低成熟油气成因及成藏机制”通过成果鉴定
发表日期: 2007-09-04 来源:
打印 文本大小:    关闭

2007年9月2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对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和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合作完成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课题“柴达木盆地低成熟油气成因及成藏机制”进行成果评价。与会专家听取了课题组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疑和讨论后,形成如下意见:

1、本课题针对我国柴达木盆地盐湖相低成熟成因典型油气藏,系统地研究了未熟—低熟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和未熟—低熟油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未熟—低熟烃源岩成烃的高温高压热模拟实验,研究了盆地含油气系统和油藏动力学系统,总结了柴达木盆地不同类型优质油气藏形成条件、动力学特征、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丰富了未成熟油气形成的地质理论,为我国含油气盆地特别是柴达木盆地的未成熟—低成熟油气勘探和寻找优质油气藏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2、建立了盐湖相未成熟有机质演化成烃的热模拟试验方法,提出了未成熟油气形成的规律及其判识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确定了盐湖相未成熟油和天然气的成因划分方案,首次对柴达木盆地未成熟天然气进行了成因划分。研究了低成熟原油和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确立了盐湖相低成熟原油和天然气成因判识的地球化学标志。

3、运用中性含氮化合物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油田油气运移特征;研究了柴达木盆地西部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和N12-N21油藏的成藏动力学特征、要素,进行了成藏动力系统的划分。分析了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含油气系统和东部第四系含气系统特征,提出了油藏的成藏机制和油藏、生物气藏分布规律。

4、系统地研究了柴达木盆地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首次阐明了盐湖相低成熟天然气和生物气的成因,发现了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生物气。对第三系烃源岩热模拟实验发现,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烃源岩在低演化阶段生烃和排烃达到最高峰,证明了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烃源岩在低演化阶段可以生成未成熟—低成熟油气。首次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原油中非烃生物标志物进行了研究,提出生物脂类及其低演化的可溶有机质对低成熟油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5、本课题研究成果已在青海油田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立论客观新颖,基础资料丰富扎实,研究内容系统,技术路线合理,在理论和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经济效益显著,成果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在盐湖盆地未熟—低熟油气研究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附件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82号 邮编:730000 电话:0931-4960977 传真:0931-8278667 
版权所有 ? 2009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陇ICP备05000310号
6201020200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