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English中国科学院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我国基础研究的实力显著提高
发表日期: 2006-11-17 来源: 科技部网站
打印 文本大小:    关闭
日前,科技部召开新闻通气会,基础司司长张先恩向中央有关媒体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情况。

 一、中国基础研究进展

近年来,围绕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我国科学家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涌现出大批成果,其中一些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则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以下介绍部分代表性成果:

在脑与认知科学及神经科学领域,提出拓扑性质知觉理论并提供了生物学上的证据,挑战了传统的初期特征分析理论,获得国际同行广泛认可;开创了果蝇面对两难线索的抉择研究,在果蝇学习记忆机制方面取得突出进展;揭示吗啡镇痛作用的新原理,突破了以往痛觉调控系统的传统认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蛋白质结构研究方面,先后完成了菠菜捕光复合体II(LHCII)、线粒体呼吸膜蛋白复合物Ⅱ、SARS冠状病毒系列蛋白、假尿嘧啶合成酶H/ACA完整复合物等蛋白复合物的三维晶体结构解析。一批膜蛋白和复合蛋白三维结构的成功解析,表明我国在蛋白质结构生物学方面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在遗传学研究方面,发现了一个可高效用于哺乳动物的转座因子系统——PB转座因子,为哺乳动物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鉴定基因功能的效率,获得同行高度评价。

在量子信息与量子通信方面,我国科学家一直活跃在最前沿,成功实现5光子纠缠及量子态隐形传输,被国际物理学界评为重大进展;近期又通过国际合作成功实现了对两个光子组成的复合系统的量子隐形传输。此外,成功实现了125公里实际通信光缆的量子密钥分配,使我国量子保密通信向国家信息安全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

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成功生长出20×10×1.8mm3全透明的6倍频KBBF单晶,突破了以往该晶体的厚度始终未能超过1mm的极限;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棱镜耦合技术,实现了深紫外(200-193nm)激光的有效输出,向第四代光源的实现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多色固态激光器也已展示出广泛应用前景。

在纳米材料学方面,我国科学家已跻身国际前沿,其中利用模板和有机物催化热解法相结合制备单壁纳米碳管的技术,被国际同行认为是目前碳纳米管四种主要制备方法之一,并被广泛引用。

在热核聚变研究方面,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于今年成功实现首轮物理放电,成为能支持国际磁约束核聚变反应堆(ITER)预研的重要装置。这项工作在国际聚变能领域获得高度评价。

在地层学研究方面,近期又有3个全球界线层型和点位(金钉子剖面)落户我国,目前我国已有6个金钉子剖面。

开展了《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和《中国孢子植物志》的编研工作。经过几代人努力,《中国植物志》80卷126册已全部出版完成,并正在编辑英文版。“三志”的编制,是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重要资料,对我国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在重要农作物基础研究方面,水稻基因组测序的研究已经被同行引用七百余次,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发现并首次克隆出水稻分蘖基因MOC1,阐明了水稻分蘖调控的分子机理,对提高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发现了拟南芥植物钾离子通道的分子调控机制,在改良植物钾营养性状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通过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发病机制的研究,建立了联合靶向治疗APL的治疗手段,使初发APL成为第一种可能治愈的癌症;在SARS、禽流感等新发重大传染病的病源生物学、分子流行病学、致病机制、病原变异及防治技术方面取得系列进展,明显提高了我国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

在石油开采和清洁利用方面,从分子尺度上掌握了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能关系,开发出廉价、高效、无污染的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大庆油田现场试验表明,三次采油的采收率获得大幅提高。针对我国汽油产品中烯烃及硫含量过高这一急需解决的难题,通过对烯烃反应网络的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异构烷烃催化裂化(MIP)、催化裂化汽油加氢异构脱硫降烯烃技术(RIDOS)等新工艺流程,并已在车用清洁汽油生产上实现了大规模应用。

通过对钢铁凝固和结晶控制等基础理论研究,研究出以高洁净度、高均质和超细组织为特征的新一代钢铁材料,其强度约为目前普通钢材的一倍,已应用于汽车、建筑等行业。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反浮选理论和技术,原创的浮选脱硅法和改进的拜尔法有可能使我国可利用的铝土矿资源扩大2-5倍。

二、中国基础研究实力显著提升

国际科学论文的计量分析是对基础研究状况评价的重要参考。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我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总数从1991年的第15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5位(2005年继续保持第5位),所占份额稳步快速增长;论文被引用次数从2002年的第19位上升到2005年第13位。对主要学科领域1992-2003年论文数、引文数、高被引论文数和热点论文数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中国在主要学科方面全部进入前25名,其中数学、材料科学、化学、工程技术、物理学在基准线水平之上,地学和计算机科学处于基准线水平,生命科学整体上还处于基准线水平之下,但已出现强劲增长势头。例如,对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17个重要研究方向发展态势的分析表明,2001-2005年共有16个研究方向的论文总量进入世界前10名,绝大多数研究方向的被引次数开始进入世界前15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沉寂了25年之后,2005年中国学者在生命科学顶尖杂志Cell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5篇,加上参与国际合作的论文,共计有9篇,今年截至目前已在该杂志合作发表了7篇论文。另外,许多有应用价值的原始性研究成果已经形成重要专利。

我国学者在获得重要国际奖励、国际组织和国际刊物任职方面一直是薄弱环节,近年来,这种情况已有所改善。例如,近两年我国又有14位科学家荣获了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萨拉姆科技奖、杰出女科学家奖等国际科学奖,有4人当选为国际重要科学组织如国际科学院委员会主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副院长等要职,有40人次当选为重要学术组织或其他国家科学院的院士(会士),有多人出任国际著名期刊重要职务,包括首次出任Science周刊评审编辑。

基础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从2001年的7.88万人年增长到2005年的11.54万人年,增长了46.45%。2005年,全国R&D人员全时当量为136.48万年,其中基础研究人员的全时当量占8.46%。

我国注重基础研究基地建设。截至到目前,我国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约200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络不断发展完善,一批大科学工程装置已经建成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教育部985工程在科研平台方面也给予高强度投入。通过这些基地的建设,使我国科学研究实验设施和研究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总体而言,我国基础研究近年来发展加速,大大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某些领域已进入国际前列。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无疑将大幅度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近期工作

“十五”期间,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总投入年均增长19.4%。目前,973计划和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6年立项工作已基本完成。

基地建设方面,在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同时,开展了国家实验室试点;为落实《规划纲要》精神,还探索在若干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在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等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方面,加强共享机制研究与实践。

基础研究厚积薄发,其进展往往难以预测,需要长期积累。政府将为基础研究提供稳定支持,以实现基础研究持续快速发展,显著提升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附件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82号 邮编:730000 电话:0931-4960977 传真:0931-8278667 
版权所有 ? 2009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陇ICP备05000310号
6201020200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