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19日,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北京召开了2012年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光鼎院士主持。会议听取了杨长春所作的MEMS进展与地球物理仪器研发,刘洪的GPU并行计算在地震成像中的作用与进展和吉利民的粘土矿物甲烷吸附性及其与孔隙特性的关系等三个工作进展汇报。实验室主任郝天珧对实验室2011年工作做了全面的总结汇报。委员们认为,实验室紧紧围绕战略定位和研究方向,特别是以“三海”战略(海相、海洋、海外)为主攻方向,面向国家油气勘探中的最新需求,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物理装备与技术研发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对实验室的未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海外地球物理观测、火山岩油气藏研究、时移微重力技术、油气运移路径非均匀性模拟、波动方程波数域研究、地震波场恢复新方法、海底地震仪研发、MEMS检波器与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关键技术、GPU并行计算在地震成像中的应用、南海大陆边缘深部结构与油气资源效应以及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研究方面成果显著。会议认为,实验室所确定的在研究所“全球视野”框架下开展海外地球物理观测与研究的方向明确,具有前瞻性。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12年实验室开放课题,并对执行中的一项开放课题代表性进展汇报进行了检查评估。会议还就OBS和MEMS等地球物理装备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进行了讨论,希望进一步加快产业化步伐。会议认为实验室应以项目为纽带,加强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融合,关注相关学科的平衡发展;在复杂构造地震成像理论等前沿等领域,继续加大与企业结合的力度,更好地发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作用,促进成果转化。
会议合影
会场
(供稿:郝天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