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多福教授、张正伟研究员、宋之光研究员来油气中心学术交流
应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和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的邀请,上海海洋大学陈多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张正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宋之光研究员等三人最近来访兰州,并于2020年11月30日在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二楼会议室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中心主任范桥辉研究员致欢迎辞,对三位教授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三位教授能够为油气中心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献计献策。学术报告由郑国东研究员主持。
陈多福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动力学数值模拟”,在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扩散型”和“逸散型”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的数理模拟计算过程与结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详细介绍,并结合南中国海天然气水合物和马里亚纳海沟冷泉活动实例,展现了这些计算模型的广泛适用性。陈多福教授是我国最早开展冷泉和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理论研究的著名科学家之一,也是冷泉碳酸岩的命名者以及冷泉活动调查研究的倡导者。近十年以来,陈多福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发表了系列的重要学术论著,并且培养出了多位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领域的青年俊才。
张正伟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稀土成矿类型与研究新进展”,针对我国西南地区滇黔桂川等广泛分布的宣威组沉积地层赋存的特殊类型的稀土元素成矿机理和资源前景,从基础地质学背景、稀土元素赋存状态、有效萃取技术路线选择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金属成矿是经典的传统地质学研究领域,尽管长期以来缺少显著意义的大突破,但找矿勘探和开发实践不可或缺,甚至有不少的金属矿产形成机理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张正伟教授长期从事稀土元素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调查实践,包括秦岭成矿带、昆仑山铅锌矿、滇黔桂以及东南亚诸国的多金属矿床等,尤其对风化壳-沉积型稀土元素的富集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其潜在的开发利用前景见解独到。
宋之光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从青藏高原达布逊盐湖到中国南海—对区域乃至全球性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些思考”。宋之光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他1983-1986年在原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其硕士论文综合分析了柴达木盆地达布逊盐湖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与演变过程,恢复重建了我国西北地区过去50万年的气候演变历史,并进一步预测我国西北地区未来五十年将由典型的干旱气候转入一个相对湿润和温暖的气候阶段。我国西北地区最近30多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实际情况表明,宋之光研究员早在1986年所提出的预测是基本准确的。宋之光研究员还进一步介绍了他1980年代在中国南海以及近几年在南海北部所做的海洋沉积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热点问题,并显示出湖海沉积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在预测区域甚至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意义。
三位教授的学术报告涉及领域宽泛,演讲内容充实,既有对目前研究结果的高度总结又有学科发展方向的预测和建议。报告会现场讨论热烈,学术气氛浓厚,到会的科技人员和研究生都表示收获满满,深受启发。
陈多福教授做报告
张正伟研究员做报告
宋之光研究员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