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北院)与中石油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主办的“半干旱环境下河流三角洲沉积特征与非常规油气实验新技术研讨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理论和实验新技术进展”为主题做交流。西北院副院长康世昌、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姚泾利副院长应邀出席了会议,科技处副处长司建华研究员、油气中心主任范桥辉研究员、副主任李中平、陶辉飞、油气中心科研人员、各实验平台技术负责人及研究生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西北院院长办公会成员夏燕青研究员主持。
新生代以来,印度与亚洲大陆之间的汇聚、碰撞和俯冲过程造就了现今高耸辽阔的青藏高原,由此导致的海陆格局、大气环流、地貌水系以及深源气体释放等地球深部-表层响应变化和多圈层相互作用,对区域和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针对青藏高原地表隆升和侧向扩展的生长过程,前人提出了多个模型,例如地壳缩短-走滑逃逸、下地壳通道流、岩石圈拆沉以及地幔整体对流等,但这些模型在地表隆升和侧向扩展的驱动机制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其中的一个焦点争议问题是高原生长动力学过程发生的深度(或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