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史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西北地质研究室,1960年2月18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正式建立。
1955—1960年,通过对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的考察和远景评价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特别是以侯德封先生为代表的老前辈指导下,由我所一批刚出校门的年轻大学生为主力撰写出版了《中国西北区陆相油气田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一书。该专著提出了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陆相石油成因理论,提出了“内陆潮湿拗陷”、“成油地层组合”、“近油源短运移”、“拗陷中心生油”、“拗陷边缘和中心的隆起聚油”等油气田形成分布规律的崭新观点,系统地对我国西北地区诸盆地的含油气远景进行了评价和预测。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陆相生油研究的专著,这一研究成果充实和发展了我国陆相生油理论,为我国陆相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该成果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甘肃省科学大会优秀奖。
1961—1965年,在侯德封先生的指导下,开展了对青海湖的综合考察,并完成了《青海湖综合考察报告》。该成果首次对陆相湖泊的构造、沉积环境、有机物质分布和成岩环境等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对以“将今论古”的科学方法研究古代陆相湖盆的石油形成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我国“陆相生油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该成果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甘肃省科学大学优秀成果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科研工作得到了快速恢复和发展,煤成气研究取得了开创性成果,院重点项目“中国西部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气形成”和省科委重点项目“酒西盆地油资源评价”等重大课题的实施和完成,为以后工作取得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随着该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逐步形成了气体地球化学和油气地质基础理论两大主要研究领域。经过“六五”、“七五”、“八五”的奋发拼搏,全所确立了研究方向和目标,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建立了先进的实验技术体系,以及科技和管理体系,以科学研究为中心,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1991年《天然气成因理论》研究成果对天然气成因理论和应用研究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其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处于学科前沿。提出了“多源复合、主源定型、多阶连续、主阶定名”的天然气形成和成藏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和完善,突破了传统的干酪根晚期成油理论概念,科学地总结了自然界聚集的天然气形成过程,对天然气勘探实践有指导意义,同时开拓了天然气勘探新领域。该成果于1995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并被评为当年三项综合性重大成果之一。
基于对国家油气资源的战略考虑,2004年11月,中国科学院党组作出决定,将兰州地质研究所与(北京)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成立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整合的目的是加强和集中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方面的研究力量,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油气地质研究队伍,更好地发挥北京吸引人才的区域优势,更好地发挥兰州在西部的地域优势。经过整合,已形成学科较为完整(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油气资源研究队伍,具备承担油气资源重大研究项目的能力,能直接服务于勘探与开发实践。
40余年来,几代兰州地质所人全力投入国民经济主战场,跋山涉水,踏遍祖国大地,为新中国现代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以“陆相潮湿坳陷成油理论”、“青海湖综合考察”和“天然气成因理论”为标志的研究成果,代表了不同时期我国油气地质理论的最高学术水平,被国内外同行誉为是兰州地质研究所创造的三次辉煌。在圆满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以任务带学科,为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应用基础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向院内外石油天然气地质科研机构和勘探开发单位输送了近200名优秀人才。
近年来,研究所面向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需求,承担和完成了多项重大科研任务,其中国家重点科技攻关、973及攀登项目5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项,国际合作项目19项,中科院及省部委重点项目29项,企业重要横向合作项目5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出版专著36部,为企业完成科研报告170余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项、省部级奖12项。科研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石油天然气地质理论研究和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做出了重要贡献。